Spartan117
文章21
标签14
分类6
不选物理大学挂,选了物理高中挂?——新高考制度下考生与物理的爱恨情仇

不选物理大学挂,选了物理高中挂?——新高考制度下考生与物理的爱恨情仇

本文作者:儒雅随和的极速

许多人心中对“物理”的第一认识

新制度下物理的崛起

“3+3”的新高考选科模式想必对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和家长已经不再陌生,在此处就不再详加赘述了。伴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一门地位“飞升”的学科——物理。为了做到在选课的时候不迷茫,我们自然要知道为什么物理学科会变成新制度下的“宠儿”。

在“3+1”时期,选择物理学科的考生其实占比很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好解释。物理学科的特点便是体量大、知识面覆盖广,往往看一眼很难做到知根知底。可以说,“难度大”是许多人对于高中物理的第一印象。然而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之后,这种固有印象被打破了,物理变得“亲民”了不少,甚至今年的物理等级考还被人诟病太简单、没有区分度。由此一来,原本那些望而却步的考生重新有了拾起物理的信心。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是否选择物理甚至最终影响了大学的专业问题以及其后的就业问题。根据网上的统计数据来看,物理单科的专业覆盖率便达到了80%左右;而如果不选物理,其他五门的任意组合最终也只能达到50%左右的覆盖率。在明晃晃的数据面前,大家都开始对物理学科动了心。相比于难度上的降低,我想这一点可能更具说服力。

改革背后的动机?

为了能够更好地看清高考选课问题背后的本质,光看表面的改革内容肯定是不够的。实际上,改革的目的不外乎“公平”二字。在旧高考制度下,物理学科越来越被人视作不公平的存在:将它与“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化学相比,其难度之高不言而喻。可是高难度的题目却没能够转化为福利体现在分数上。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都占据了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位置,难怪物理考生会有忿忿不平之感。

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公平化是普罗大众的普遍诉求,而之所以教育改革家们要重视物理学科的公平性,还与“国家战略”这种大格局的方面息息相关。细的不必多说,单说引起国民热度的芯片技术就与物理息息相关,而正是物理尖端人才的匮乏才使得芯片技术上的瓶颈难以被突破。改革以后,真正热爱物理的年轻人不必为了“公平性”的顾虑而去选择自己不喜爱的学科。

为什么名义上的“3+3”最终成了实际上的“3+1+2”?

图片

天将降大任于芯片也,必先“苦其物理,劳其物理”

改革很成功地改变了“选择物理”=“难”+“不公平”这一博弈规则,但却无不遗憾地将选科推入了一个新的、不尽如人意的纳什均衡之中。选择性科目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学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名正言顺地将物理列为“必选”之列,而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大家眼中的“香”专业。物理没有成为“敲门砖”,却俨然成了“一条令人胆战心惊又不得不过的独木桥”。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表面上来看,选择物理的人是多了,但这不等于喜欢物理的人多了,也不等于物理的顶尖人才就多了。

图片

以前是不得已而放弃,现在却仍有不少人不得不选,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而且所有人共同选择势必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内卷的产生,更何况等级考的百分比评价标准意味着“超过别人才是胜利”。物理的结局自然可以想见:不是因为内卷而变得越来越难,就是为了避免内卷而趋于简单最终失去高考水准上的“竞争意义”。无论哪种结局都是我们不愿看见的。

我们如何看待物理?

作为个人,我们很难苛责制度中可能存在的“不公”。可是转念一想,公平背后是什么呢?太多人将公平理解为竞争的产物了。真正的公平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正当、被认同的手段达到心中所想。过度看重“专业覆盖率”这一无情的数字,不正是由于内心的缺失和不安吗?

所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究竟对物理抱何感情?有没有抱着从众心态来应对外部压力?

如果自己确实反感物理,那就勇敢的说不。 我们头脑中不应充斥着关于“钱途”的诸多幻想,更不可被政策拖着跑,尊崇自己内心的选择,才能做到不让自己后悔。无论结果与否,只要问心无愧就足够了。真正的自由学习,自主发展,不该就是这样吗?

图片

本文作者:Spartan117
本文链接:https://www.satintin.com/2022/05/02/xkyhs-physics/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CN 协议进行许可

沪ICP备202200712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4198号